为加强浙江省外贸主体培育,帮助各类外贸主体了解各级外贸支持政策和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提高外贸业务能力,我省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大规模培训和“师徒制”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万企贸易成长计划”和“浙江省外贸小微企业成长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双计划”)。
4月19日上午,“双计划”的启动仪式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启动仪式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省国贸集团、杭州市商务委、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共同协办。梁黎明副省长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
梁黎明副省长充分肯定了“双计划”对浙江省外贸发展的重大意义。她强调外贸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省外贸依存度是47.8%,其中,外贸小微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全年浙江外贸小微企业出口总额累计2354.9亿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达13.3%;新增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1000家,拉动全省外贸出口增长9.6个百分点。她指出“企业强则外贸强,企业兴则外贸兴”,浙江省外贸主体,特别是外贸小微企业和新增外贸主体对外贸政策和外贸业务培训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我们要通过“双计划”来推动企业政策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给予这些企业有利武装,使浙江外贸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采用“师徒制”的形式,聘任外贸成长政策导师和业务导师的形式,在我省外贸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创新。我省从省级有关部门推荐了一批业务精通、政策熟悉、善于讲解的业务骨干作为政策导师,从省国贸集团推荐了一批资深的业务经理作为业务导师,组成第一批外贸成长导师的师资力量。业务导师将与外贸小微企业和新增备案登记企业形成一对多、面对面的长期联系,进行日常业务辅导和外贸小微企业主体的孵化。最后,梁黎明省长对下一步开展主体培育工作提了几点要求:一是商务厅做好牵头作用。二是各个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精兵强将,加大政策培训力度。三是国贸集团要抽调所属成员公司资深业务经理当好师傅,为全省培育一支精通外贸业务,精通国际惯例,精通外语的外贸队伍。四是新闻媒体要善于挖掘我省新增出口实绩企业的典型,做好宣传。
省商务厅孟刚厅长就全省“双计划”作部署工作。他提出,今年预计培训1.2万家外贸企业,指标已经对各地市进行了分解。一是各级商务部门要全力做好这项工作的组织保障,力争早见成效;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实践中掌握业务本领;三是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形成扶持企业成长的合力;四是欢迎更多大型外贸公司参与进来,帮助外贸小微企业由“单兵突击”向“集团作战”转变;五是总结推广典型范例,营造推动外贸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以此为契机,把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作为实现外贸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将持续推进外贸企业的“内兼外,无转有,小升规,规扩容”,实现外贸市场主体的不断升级,据省工商部门的数据,截止去年底,我省制造业企业在册总数47.9万家,而我省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15.2万家,这中间32.7万家的巨大差距,我们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开展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吸引更多的民营制造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省级各有关部门,商务部驻杭特办,各市、扩权县商务主管部门,国家级开发区,杭州市40多家大中型企业,130多家外贸小微企业和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共计400人参加启动仪式并参加由杭州海关和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主讲的首场政策宣讲。19日下午,国贸集团5位外贸成长业务导师与130家杭州市的外贸小微企业和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进行“师徒制”的小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