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产茶大省,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浙江茶叶出口先后遭遇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为帮助我省茶叶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保持我省茶叶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经省商务厅批准,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共同申报设立了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是全省为数不多的省级外贸预警点之一,并于2010年5月开始投入运行。
预警点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归纳、梳理、分析国内外方方面面的行业和市场动态信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从而总结出具有前瞻性的行业竞争态势和趋势,帮助企业全面判断和把握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出口方向,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作出有理有据的报告,从而促进我省茶叶行业的转型升级。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由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共同承担预警点的日常工作。
据海关统计,2025年1—5月,我国茶叶出口16.84万吨,金额5.92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6.6%和8.7%;均价3.5美元/千克,同比下降6.8%。
各茶类中绿茶(14.7万吨)、红茶(1.06万吨)、茉莉花茶(2931吨)、白茶(158吨)、出口呈上涨态势,绿茶出口量、出口额增幅最大分别达18.8和13.6%%。乌龙茶(5947吨)、熟普(527吨)、黑茶(153吨)、其他花茶(51吨)出口呈下降趋势,黑茶出口量、出口额降幅最大分别达27.9%和52.8%,白茶均价降幅最大达55.5%。
茶叶出口市场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摩洛哥、塞内加尔、加纳、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乍得、利比亚、德国。对利比亚出口量(4854吨)、出口额(1461万美元)同比增幅最大,分别达146.6%和91.3%;对加纳出口量(10799万吨)、出口额(4354万美元)降幅最大,分别达38.0%和37.8%。
据海关统计,2025年1—5月,我国进口茶叶2.39万吨,金额7004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26.5%和21.2%,均价2.9美元/千克,同比下降4.3%。
红茶(1.92万吨)、绿茶(3955吨)、乌龙茶(620吨)、进口量呈增长态势,红茶进口量增幅最大达29.5%、绿茶进口额增幅最大达32.3%;马黛茶(34吨)、茉莉花茶(8吨)、其他花茶(41吨)进口呈下降趋势,马黛茶进口量、进口额降幅最大分别达60.5%和63.8%。
茶叶进口市场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肯尼亚(5337吨)、越南(4992吨)、印度(4610吨)、斯里兰卡(3968吨)和缅甸(835吨),从肯尼亚进口量增幅最大达97.5%。从印度进口额增幅最大达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