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

预警点首页 > 工作动态>使用多年商标却遭勒索投诉?跨境电商卖家如何防范“商标抢注”陷阱
预警点介绍

2025年1月7日,浙江省商务厅正式批准“电梯工具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更名为“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以下简称“预警点”),承办单位为杭州拾贝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依据《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点管理办法》规范要求,预警点致力于为政府和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对不同国别、区域、产业和行业的知识产权和合规政策、法律、规则、标准和临时禁令等方面,助力企业增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特别是知识产权摩擦的能力。

同时,预警点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深度链接合作,专注于为浙江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公益培训活动,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出口产品内部监测机制,防范潜在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风险,避免在海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负责人
负责联系人: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158087691
网站
http://warn.zjmade.cn/

使用多年商标却遭勒索投诉?跨境电商卖家如何防范“商标抢注”陷阱

2025-07-18 行业:其他行业 来源: 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

近期,预警点协助一位跨境电商卖家成功化解了一起典型的欧洲商标抢注勒索事件。

这位卖家已使用其品牌多年,并于2024年2月开始在欧盟市场销售产品,但未完成当地商标注册。抢注方于2025年2月抢先在欧盟提交注册申请,并于6月顺利取得注册证书,抢注成本仅约1200欧元。

取得商标注册后,抢注方立即向平台投诉该卖家构成侵权并联系卖家提出高价转让商标的要求,威胁若拒绝支付,将发起涉及更多产品的长期投诉。

更值得警惕的是,抢注方操作手法专业:以“品牌总部 + 商标代理”身份现身,并通过微软Teams等正式沟通工具进行“谈判”,营造出合法合规的外观。此类案件已逐渐演化成一条法律边界模糊、回报率极高的灰色产业链,令许多毫无防备的中国卖家措手不及。

在该卖家向预警点求助后,立即组织预警点专家协助律师团队开展工作,通过策略谈判,以远低于对方报价的价格完成商标转让。同时,预警点对转让协议条款进行了详细审查,避免因格式陷阱产生后续风险。虽然案件最终顺利解决,但这一事件也再次敲响了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的警钟,值得行业重视。


image.png




什么是“商标抢注”?

商标抢注(Trademark Squatting)是指他人在非善意前提下,抢先将尚未在某地注册、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申请注册为商标。其目的通常并非实际使用,而是:

  • 通过平台投诉牟取勒索收益;


  • 高价转让获利;


  • 阻止原品牌进入市场;


  • 打压竞争对手、获取市场控制权。


该行为常见于跨境电商、影视娱乐、动漫、体育等领域,特别是在品牌未及时完成全球商标布局时,极易成为攻击目标。


image.png



各国/各地区如何应对恶意抢注?

尽管各国知识产权体系不同,但多数法域已对“恶意注册”行为予以明确限制,部分国家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各国家有关措施(例)

中国


恶意注册可被驳回或无效;如伴随骗取高额费用、虚构交易、敲诈勒索,可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日本


根据日本《商标法》79条的规定,使用欺诈方式取得商标注册,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百万日元以下罚金


美国


商标申请人在向USPTO提交商标申请时需承诺:

1)申请人有善意的意图于商业中在指定商品上使用该商标;

2)申请人相信其有权利于商业中在指定商品上使用该商标;

3)据申请人所知,没有其他个人、公司、组织或法律实体有权利于商业中在指定商品上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申请人一旦签署该声明,如果与事实不符,则构成伪证罪,其法律后果包括:商标可能被无效,申请人可能被罚款甚至监禁



预警点提醒:如何防范商标抢注风险?

“商标抢注”正在演化为一条日益成熟的灰色产业链,打击难度高、维权成本大,严重影响中国卖家品牌出海与正常运营。跨境卖家应提高品牌保护意识,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前注册核心市场商标:

卖家在开拓新市场前,务必优先完成主要市场的商标注册和布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英国与欧盟区域的差异:由于英国脱欧,英国的商标注册不再覆盖欧盟,欧盟商标也不适用于英国。然而,亚马逊及部分电商平台目前仍允许卖家在未完成当地商标注册的情况下直接销售商品。这种法律与平台政策的不一致,可能带来有关风险,卖家应格外警惕并提前规划。


2、保留完整使用证据:

包括销售记录、产品包装、广告投放等,以便维权。


3、监测预警:

定期检查品牌是否被他人注册。


4、及时寻求法律支持:

如遭遇抢注或勒索,应尽早委托专业律师和机构协助,包括介入谈判或申请无效程序,并确保商标转让协议条款无误。避免被骗、冒然支付不合理的和解费用或签署不公平的和解协议,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