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点

预警点首页 > 预警信息>2024年全球茶叶贸易形势与未来展望
预警点介绍

浙江是产茶大省,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浙江茶叶出口先后遭遇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为帮助我省茶叶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保持我省茶叶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经省商务厅批准,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共同申报设立了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是全省为数不多的省级外贸预警点之一,并于2010年5月开始投入运行。 

预警点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归纳、梳理、分析国内外方方面面的行业和市场动态信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从而总结出具有前瞻性的行业竞争态势和趋势,帮助企业全面判断和把握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出口方向,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作出有理有据的报告,从而促进我省茶叶行业的转型升级。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由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共同承担预警点的日常工作。

负责人
负责联系人:浙江省国际商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1-85811925
网站
http://www.ccpitzj.gov.cn/col/col1229631370/index.html

2024年全球茶叶贸易形势与未来展望

2025-08-01 行业:农副产品 来源: 食土商会国际茶咨讯

2024年,全球茶产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持续地缘政治动荡、气候异常与物流困局中成功实现贸易量平稳回升。

全球茶叶产量约705万吨,同比增长 4.8%,中国、肯尼亚和土耳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茶叶出口量达194.4万吨,同比增长4.9%,占产量的 27.6%;茶叶进口量达174.6万吨,同比增长 3.0%,虽未恢复至2019-2022年水平,但为利润微薄、需求疲软的市场带来一定缓解。 


图片

整体来看,茶产业正处于调整与创新阶段,积极寻求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一转变在生产国尤为明显,本土消费需求上涨为市场带来了新动能。

01
核心趋势与机遇

图片

主产国:中国和肯尼亚因其强调品质,规模化生产以及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全球茶产量扩张的领跑者,展现出优质投资目的地的潜力。

贸易格局变化:尽管巴基斯坦仍是全球最大茶叶进口国,但部分非洲和亚洲市场增长显著,表明全球市场正朝着多元化和更广阔的国际贸易格局演变。

市场稳定性:进出口的温和复苏表明市场正趋于稳定,行业韧性增强,此前的全球贸易波动有所缓解。

本土市场强化:茶叶生产国的本土市场日益壮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增长驱动力:持续关注产品差异化、创新实践及消费者互动,将为打开市场新通道和拓展市场机遇挥起到重要作用。

02
生产趋势与国别分析

图片

亚洲:产量达614万吨,同比增长5.3%,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强劲增长,凸显其在该地区农业中的核心地位。

非洲:整体产量保持稳定,同比微增 0.2%,肯尼亚的增长抵消了乌干达的减产,反映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

其他产区:总体增长2.5%,展现其在经济挑战下的适应能力。

03
进出口动态

图片

全球茶叶进口总量达174.5万吨,同比增长3.1%,巴基斯坦仍为世界最大进口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英国 2024年的茶叶进口量显著回升,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这一复苏不仅表明全球两大最成熟的市场对茶叶的热情回归,也为未来茶叶贸易增长与市场拓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图片

04
消费、留存与市场趋势

图片

2024年,全球茶叶消费量预计增长4.5%,总表观消费量达到 663.5万吨(2023年为635.1万吨)。这一增长反映出生产国内需增强及主要消费市场进口趋于稳定。

留存率(即本国消费占总产量比例)在2023年和2024年稳定在 72.4%。这一高留存率表明产茶国的角色在不断演变,它们在出口茶叶的同时也在消费本土生产的茶叶。

尽管茶行业仍面临其他替代性饮品的激烈竞争,但生产国内需的持续增长,以及英美等成熟市场的初步复苏,为全球茶产业带来了积极信号。

05
地缘政治、气候与经济环境

图片

2024年,全球茶叶贸易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异常及经济波动中艰难前行,茶叶生产、运输及消费模式受到深刻影响。

地缘政治:乌克兰冲突和加沙危机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红海航运受阻迫使船只绕行好望角,导致运输时间延长、运费激增,严重影响欧洲和中东市场的供应链。

气候影响:2024 年的气候模式极难预测。土耳其和阿根廷气候适宜,茶叶因此丰收;而东非部分地区遭遇干旱、极端天气,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气候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了挑战,日益不稳定的季节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加剧。

经济压力:通胀压力持续显现,给许多茶叶进口国带来重大挑战。尽管能源和化肥价格较2022-2023年峰值有所回落,但经通胀调整后,总体投入成本仍处于高位,这种持续的经济压力尤其影响了中产消费者支出能力,高端茶市场明显受阻。

不过,数据表明部分西方经济体消费者信心回升,英美茶叶进口增长,显示市场可能正在回暖。

总体而言,全球茶产业展现了强大韧性,生产商、贸易商和买家实时调整策略,转向本土市场、创新分销模式,以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06
展望与建议

图片

展望2025年,茶产业仍面临供应过剩、消费增长不均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挑战,但全球贸易的温和复苏、生产国内需增长及关键进口市场的积极趋势,为行业调整提供了契机。为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茶经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开发新市场:在茶叶消费较低的国家推广饮茶文化和茶的健康益处,扩大消费者群体基础。

提升附加值:投资特种茶、有机茶和品牌茶,重点提升茶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吸引追求优质体验的消费者,以提高利润空间和产品差异化。

推动可持续农业:支持产茶国家茶叶研究机构的研发活动,倡导可持续种植方法和气候适应战略。面对环境挑战,改进农艺方法对于稳定产量和保障茶叶从业者的生计至关重要。

加强数据协作:利用及时、透明的数据,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这种协同作用对于全球茶叶供应链的协调行动和智能规划至关重要,并进一步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有效地应对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