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浙江省商务厅正式批准“电梯工具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更名为“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以下简称“预警点”),承办单位为杭州拾贝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依据《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点管理办法》规范要求,预警点致力于为政府和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对不同国别、区域、产业和行业的知识产权和合规政策、法律、规则、标准和临时禁令等方面,助力企业增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特别是知识产权摩擦的能力。
同时,预警点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深度链接合作,专注于为浙江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公益培训活动,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出口产品内部监测机制,防范潜在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风险,避免在海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2025年7月25日,杭州市上城区举办外贸(跨境)业务培训会,浙江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对外贸易预警点副主任俞涤清受邀出席,就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风险应对进行专题分享。本次培训旨在提升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预警点副主任俞涤清在会上重点解析了当前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两大知识产权风险:美国附表A案件(被卖家群体俗称为TRO)及海外商标和专利抢注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针对性应对策略。
美国附表A案件:批量诉讼的应对
俞涤清介绍,美国附表A案件是指原告在联邦法院针对大批被告提起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将所有被告名单列于起诉书的附表A中,此类案件在专利、商标和版权领域尤为常见。他指出:"近年来,跨境电商企业遭遇此类批量诉讼的案例逐年增加,企业面临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时,常因TRO或PI导致产品下架、资金冻结,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针对此类案件,建议企业采取三项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收到诉讼通知后立即评估侵权风险,及时应对;二是了解美国诉讼流程,积极配合律师准备相关材料;三是加强源头管理,在产品上架前做好知识产权检索,避免侵权风险。同时,企业应重视美国海关的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从根本上降低被诉风险。
海外商标抢注:预警与维权并重
在谈到海外商标和专利抢注问题时,中国企业遭遇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量逐年增加,其中跨境电商领域成为纠纷重灾区,商标抢注现象尤为突出。
对于如何应对和防范海外商标抢注,系统性策略:一是“市场未动,商标先行”,企业应在拓展海外市场前,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二是建立商标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抢注行为;三是一旦遭遇抢注,应在专业机构指导下,依据当地法律规定,通过异议、无效宣告等法律程序维护权益。他特别强调:企业要注重证据留存,包括商标最早使用时间、知名度等,这些都是应对抢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