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预警点

预警点首页 > 工作动态>2024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研判及应对建议
预警点介绍

浙江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预警点

       浙江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预警点的承担单位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为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副厅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质量科学领域省级科研机构,负责开展浙江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应对相关工作,是“浙江省中美经贸摩擦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浙江省“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单位,承建金砖国家标准化(浙江)研究中心。2019年被浙江省商务厅批准承担“浙江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预警点”职能,于2021年由商务部批准授权为应对贸易摩擦国家级工作站。

       立足浙江,服务全国。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将始终秉持“精研求精、行方智远”的院训精神,坚持以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预警-评议-磋商-研究-培训”全方位服务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技术性贸易措施研判与预警工作,深度研究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法规与标准,力图精准施策,助力企业跨越贸易壁垒,为促进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负责人
负责联系人:李心楠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1-85786911
网站
http://warn.zjmade.cn/#/warn

2024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研判及应对建议

2023-12-04

一、形势研判

(1)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持续加严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今已具备全球化发展的诸多优势条件,但在现实出海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局,首要挑战就是市场准入标准问题。整车出口除了需要面临的纷繁复杂的认证要求,以欧美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市场准入制度正持续加严,并涉及配套设施建设。2023年3月1日,美国发布通过WTO/TBT发布G/TBT/N/USA/1887/Add.1号通报,通知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NEVI)计划下所有接受该标准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建造,任何铁制或钢制充电桩外壳或壳体的最终组装和所有制造过程都要在美国进行;到2024年7月,所有部件的成本至少有55%也需要在美国国内生产。

(2)产品安全仍是关注重点,网络安全成为下一个关注焦点

儿童产品安全为长期关注重点。基于2023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召回数据,欧盟对儿童玩具、儿童保育用品比如婴儿自喂枕与婴儿背带等召回较多,美国CPSC召回案例中,仍然关注儿童服饰如睡衣,并对婴儿监控器发起多次召回。对于召回产品,潜在危害集中于窒息危害、化学危害。

今年,欧盟、美国、英国陆续发布网络安全认证计划(EUCC)、物联网(IoT)网络安全标签计划、产品安全和电信基础设施(相关可连接产品安全要求)条例,对ICT设备、物联网消费品接入网络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物联网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欧盟、美国、新加坡等相继出台网络安全相关监管法案,或将产生扩散效应,形成更多的贸易壁垒。

(3)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素融入

在今年的通报中,美国关于节能计划的通报有86项,关于能效标签的通报2项,占据年度通报总数的22%;欧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洗衣机、取暖器等家电产品的生态设计要求,修订了《绿色声明指令法规》要求公司使用标准方法对其产品/服务的环境足迹进行量化来证实他们所做的声明;今年3月份提出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提案提出了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优化了废物再利用目标,8月生效的《欧盟电池法规》都对碳足迹计算进行了规定,同时,欧盟碳关税已经生效,结合联合国2035目标和双碳政策,这或将产生连带扩散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产生影响。

(4)技贸措施受政治因素影响加大

早在2021《美国创兴与竞争法》就明确指出,“绝不能让中国掌握未来新兴技术标准主导权,要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在技术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在2022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进一步提出“要针对过去10年中国的标准战略和国际标准化情况进行研究以提出削减中国国际标准化影响力的应对举措”。5月4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了《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的国家标准战略》(以下简称《标准战略》)。《标准战略》的核心是强调美联邦政府将优先支持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标准的制定,以保持美在全球技术标准领域的主导话语权。此次《标准战略》的发布与美采取的上述一系列措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意欲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

在今年5月和10月发布的关于美国物联网网络安全标签计划的G/TBT/N/USA/2041以及G/TBT/N/USA/2041/Add.1通报中,美国FCC建议将以往及未来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之列的机构或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排除在标签计划认证产品范围之外,该做法无疑是政治意识形态在市场准入规则领域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实例。

二、应对建议

为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形成应对合力,才能更好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障碍。

(1)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应密切关注重点消费领域目标市场准入制度的动向,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多部门联合建立统一的预警应对平台,跟踪关注美国、欧盟、东盟、一带一路等国家或区域在我国重点出口产业的标准、合格评定、认证认可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发布,便于企业及时获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

二是跟踪研判重点出口地区市场准入制度变动对我国的影响,及时组织企业以及技术机构开展评议应对。

三是对照国际先进标准,指导重点出口产业开展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采用目标市场的标准进行生产,鼓励企业把欧盟标准、美国标准、国际标准变为企业标准。

四是鼓励龙头企业积极主动参加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活动,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发展情况,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我国具有先进水平和比较优势的技术标准,以纳入国际标准,提高标准话语权。 

五是加强认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并积极与目标市场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简化检验检测程序,降低检测成本。

六是加强对企业市场准入规则学习的帮辅。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调研企业在出海中面临的市场准入难题,组织专家送课上门,开展出口合规培训。

(2)企业发挥应对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得与本企业出口产品相关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同时,可以向政府、行业协会等寻求更全面的信息。

二是积极寻求市场多元化发展,在保持在传统市场的贸易份额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比如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等,积极利用政策红利。

三是积极主动参与WTO/TBT评议,通过评议机制更好了解目标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动态,并将应对关口前移,在目的地市场规则制修订环节即参与其中,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四是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研发经费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促使产品升级换代,符合目标市场的水平。

(3)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

一是加强与政府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咨询机构的联系,及时将于本行业的相关重要信息传递给出口企业。

二是当行业内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积极协调组织企业应诉或将贸易纠纷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解决,同时,也可以作为应对主体参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维护本行业企业的合法利益。

三是规范行业出口秩序,避免恶性低价竞争。监督出口企业有序出口,防止产品出口企业竞相杀价,破坏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