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产茶大省,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浙江茶叶出口先后遭遇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为帮助我省茶叶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壁垒,保持我省茶叶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经省商务厅批准,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共同申报设立了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是全省为数不多的省级外贸预警点之一,并于2010年5月开始投入运行。
预警点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归纳、梳理、分析国内外方方面面的行业和市场动态信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从而总结出具有前瞻性的行业竞争态势和趋势,帮助企业全面判断和把握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出口方向,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作出有理有据的报告,从而促进我省茶叶行业的转型升级。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由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浙江调解中心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共同承担预警点的日常工作。
一、肯尼亚茶叶销售总额增长9%
2024年,肯尼亚茶叶销售总额为2152.1亿先令,较2023年的1969.7亿先令增长约9%。其中出口额1816.9亿先令,本地销售额180亿先令,已承诺库存(已被预留或分配给特定客户订单、合同或需求的货物)销售额为155.2亿先令。
二、出口量、额上升但均价下降
2024年,肯尼亚茶叶出口量达59.45万吨,较2023年的52.29万吨增加约14%(71590吨);出口额较2023年的1805.7亿先令上涨约1%(11.2亿先令);由于出口价格和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出口均价较2023年由2.47美元/千克降至2.27美元/千克。
三、传统市场涨幅喜人,新兴市场逐步崛起
2024年,肯尼亚茶叶出口到全球96个国家。巴基斯坦是肯尼亚第一大茶叶出口国,出口量达20.63万吨茶叶,占肯茶叶出口总量的34.7%,出口额达700亿先令。
肯尼亚主要茶叶出口国(前10位)
肯尼亚十大茶叶出口国中,大部分是其传统市场,占其茶叶出口总量的81%。与2023年相比,传统市场出口量有所增加,其中对埃及的出口量增幅最大达21010吨,印度以11860吨的增幅位居第二,其次是英国(11290吨),俄罗斯(10110吨),沙特阿拉伯(8090吨),中国(7790吨),乍得(4690吨),波兰(3490吨)。
乍得作为直接从肯尼亚进口茶叶的新兴市场,进口量大幅增长。在苏丹冲突之前,乍得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许多进口商品(包括茶叶)都来自于苏丹。然而,由于苏丹贸易路线受阻,乍得已将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作为其进口商品的转运路线。与乍得类似,南苏丹作为肯尼亚茶叶出口的新兴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同样,对于其他传统和新兴茶叶出口市场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如哈萨克斯坦、索马里、瑞士、阿曼、尼日利亚、乌克兰、斯里兰卡、美国、德国、南非和日本。
受苏丹国内冲突影响,肯尼亚对苏丹的茶叶出口下降12%。由于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实施的市场销售税政策影响,肯尼亚对巴基斯坦茶叶出口下降2%。
2024年,由于也门恐怖组织对船只的袭击,红海航运路线出现中断,市场准入也面临挑战。多家航运公司暂停了该航线的业务,转向时间更长、成本更高的非洲南部航线。
四、气候红利与政策投入驱动产量上涨
2024年,肯尼亚茶叶产量达59.84万吨,较2023年的57.02万吨产量增长约4.95%(28210吨),较2022年的53.5万吨实现显著提升。特色茶占总产量的1.26%(7510吨),其中传统红茶占比约94%(7050吨),绿茶和紫茶合计占比约5.8%(437.2吨)。
过去两年茶叶丰产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气候条件有利,降雨量增加且全年分布均匀;二是农业投入加大,通过化肥补贴项目(政府以每袋50公斤2500先令的补贴价向茶农提供19.4万吨化肥),新工厂投产以及现有工厂产能提升共同促进了产量增长。